<
    有朝中那么多双眼睛盯着,季冠灼一举一动凡有不对之处,自然有官员会告知于他。

    他想好好瞧瞧,季冠灼究竟同北狄有无关系。

    师从烨都已经这样说了,朝中那些大臣自然不敢再揪着这件事不放。

    要如何盯着季冠灼,诸位大臣心中也各自有了想法。

    早朝结束后,季冠灼同魏喑文鸢一起离宫。

    扶京偏北,入秋以后,天气转凉许多。文鸢有些怕冷,将手缩进官服袖子,笑着同季冠灼道:“我们还以为皇上会过些日子才叫你回京呢。”

    事实上,这也是官员们不愿意去乌乡的原因。

    钦差大臣看起来风光,但倘若不能解决皇上派遣之事,还不知道要在乌乡呆多久。

    若是时间太长,恐怕便很难再回扶京了。

    季冠灼抿唇笑了笑,道:“倘若如此,我也相信能和吴大人一起,将乌乡治理得很好。”

    只不过,有信息素和易感期作祟,恐怕师从烨也不会允许他离开扶京太久。

    三人一同出了宫门,又上了魏喑和文鸢一起攒钱买的马车上。

    他二人在朝中为官,月俸虽然并不算少,但花钱的地方太多。加之住的地方离宫门太远,便合买一辆马车来用。

    总是要比之前方便一些的。

    那马车并不算小,三个人坐在其中稍显局促,却也并不拥挤。

    三人坐好后,车夫一甩鞭子,马车缓缓前行,离开宫门外。

    文鸢眼底喜气淡了许多,这才道:“这些日子你不在扶京中,发生了许多事。朝中那些官员得知丞相重病之后,各自派系便想方设法要推举他们的人当丞相。如今你被皇上安排到这个位置,恐怕要成为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。”

    魏喑有些懵懂抬头,不解问道:“泽明能当丞相之位,乃是皇上安排。他们当真能违抗皇上的意思吗?”

    他自幼苦读,不懂这些。文鸢摇摇头,无奈道:“即便皇上未有将季兄换下去的意思,但既然他开口说百官皆可监督季兄,于其他官员来说,便是有了个将季兄拉下水的口子。”

    文鸢转头看向季冠灼,低声道:“不管季兄如何看我,但这些消息都做不得假,还请季兄当心。失去丞相之位倒也好说,若是当真被人拉下水,那便糟了。”

    他自认和季冠灼魏喑不同,比之二人,他更善于钻营。

    但所做这些,也只是希望自己的仕途稍微能平坦一些罢了。

    对于外人的看法,他毫不在意。只是面对季冠灼和魏喑时,又难免气短一些。

    “云雀这说的是什么话。”季冠灼笑了笑,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,“多谢你提醒,不过即便被人弹劾荒唐之事,皇上也应当不会动我。”

    他宽了二人的心,这才说道:“于我而言,这丞相之位的确没那么重要。但旁人若是想要因此而陷害于我,我也不会任由他们对我下手。”

    季冠灼其实也清楚朝中官员派系不一,立场利益多有不同是很正常的一件事。

    只要能为百姓服务,为老祖宗分忧,他都可以当做没看到。

    但倘若他们将手伸到他身上,他也不会就此忍让。

    文鸢为季冠灼的安抚悄然松一口气,再看魏喑之时,便有些不大顺眼:“呆子,照你这脾气,继续为官,还不知道要得罪多少人。”

    季冠灼瞧着文鸢轻叱魏喑的模样,嘴角忍不住微微勾了勾:“罢了,先不说这些烦心事了。小熊在二位府上呆得可好?”

    文鸢收回视线,点点头道:“他可是个聪明的孩子。我二人教他识字,不过几日便记下不少。近些日子在学做文章,虽不能同其他自幼学起的孩子相比,但已经相当不错。若是继续耐心教导,日后必然也能成为国之栋梁。”

    季冠灼脸上带着几分真心实意的笑,笑眯眯地道:“想必你们也费了不少心思,麻烦了。”

    马车一路在官道上碾过,发出轻微的声音,晃晃悠悠地停靠在魏喑和文鸢府外。

    季冠灼先行下车,和他们一起踏入府中。

    府中比先前多了些人,都在各自做着手头的事。

    见着他们三人,想要上来行礼,却被文鸢挥退:“你们先下去吧,记得让厨娘做些好的饭菜,今日可是有贵客来。”

    那几人匆匆行礼,便各自退下去做别的事。

    赶到书房时,熊书染还坐在案前习字。

    季冠灼三人推门进书房时,动静并不算小。熊书染却像是未尝听到一般,根本不抬头。

    直到他写完一整页,才听到身后传来的季冠灼的声音:“字不错,等今日回宫,还要继续努力才是。”

    熊书染不可置信地回头,瞧见季冠灼,一双眼睛顿时瞪大:“季大人!”

    说着,他搁下毛笔,这才转头扑进季冠灼怀中,用力地抱着季冠灼的腰肢:“季大人,您可算回京了,我好想你啊!”

    “好啦。”季冠灼被扑抱一下,差点没摔倒,他轻轻地拍了拍熊书染的胳膊,这才道,“先松开,都这么大了,还要撒娇吗?”

    第59章 忙碌

    在文鸢和魏喑府上用过饭, 季冠灼这才借了马车,带着熊书染回宫。

    一路行至冷翠阁外,贾道远和姜修已经在这里等着了。

    他们身旁还跟着两个随侍的小童, 各自抱着厚厚的一叠文书。